系统概述
传统电网主要依赖火电、水电、燃气机组等常规电源来调峰、调频,并利用自身转动惯量特性,减少电网的扰动,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。
随着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,新能源在电力系统中占比逐步提高,风电、光伏等新能源的波动性、间歇性和随机性特征,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巨大挑战。
储能可应用于发、输、配、用的各个环节,为电力系统提供调峰、调频、备用、黑启动、需求响应等多种服务,提升电力系统的灵活性、经济性和安全性,提高风电、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水平。
储能系统的三种类型
● 功率型:储能系统能够提供快速的有功支撑,平滑间歇性电源功率波动,增强电网调频能力,大幅提高电网接纳可再生能源的能力,促进可再生能源的集约化开发和利用。充放电倍率≥2C。
● 能量型:储能系统能够大规模地储存电能,增强电网调峰能力,即在负荷低谷时段将电能储存起来,负荷高峰时段再将其释放出来,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负荷高峰期的缺电状态,提高系统效率和输配电设备的利用率,延缓新的发电机组和输电线路的建设,节约大量投资。充放电倍率≤0.5C。
● 平衡型:在电力系统遇到大的扰动时,储能系统可以瞬时吸收或释放能量,避免系统失稳,恢复正常运行,对于对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等暂态电能 质量问题特别敏感的用电负荷,储能技术可以快速补偿各种电能质量扰动,保证优质供电;在系统因故障而停电时,储能系统又可以快速起到大型不间断电源的作用,避免突然停电带来的损失。充放电倍率0.5C~2C。
储能技术分类
储能系统的特点
● 安全性:不起火,不爆炸。
● 易得性:技术成熟、货源充足、资源充足。
● 易用性:运维简单、安装方便、性能指标高、功能齐全。
● 经济性:寿命长、造价低、效率高、占地面积小。
● 可靠性:故障率低、技术持续改进。
● 构建以电池为核心的储能系统:
1、为储能电池配置合适的BMS系统;
2、根据电池容量和特性配置合适的PCS;
3、根据电池温度特性和发热量配置合适的散热系统;
4、根据电池化学特性配置消防;
5、根据电池安装方式配置监控系统;
6、根据电池实施电量进行能量控制。
● 实现电池的完全可控能够大幅提高安全性。
级联储能优势
● 电池单簇运行,所有电芯受控。
● 低载波频率情况下实现高输出波形质量。
● 系统效率提高3%以上。
● 电网调度简单,响应速度快。
● 功率单元冗余设计,无故障运行时间延长。
● 功率越大成本优势越明显,尺寸优势也有显现,接入的一次开关数量减少。
关键设备